認識曹永坤先生是在一九八四年,到他去世,算一算也有二十二年!但是知道「曹永坤」這個名字卻要從一九七八年成立的「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又稱「國泰交響樂團」)算起,到現在整整有三十年!
一九七五年我第一次到回台灣,因緣際會接下了那時還稱為「台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的「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指揮與東海大學音樂系的教職,因此到一九七八年我第二次負笈海外求學的三年間,整個人的活動範圍都大部分侷限於台灣中部。在當時「台北愛樂交響樂團」的成立轟動了整個台灣音樂界,也因此對「曹永坤」有了印像,但是對他的認識,僅僅止於他非常愛音樂,也是一位唱片的收藏家而已。雖然對他十分心儀,卻一直無緣與曹先生見面。
一九七八年重返紐約攻讀博士學位,在一個緣分下住進了作曲家齊爾品(Alexander Tcherepnin, 1899-1977) 在紐約的公寓。那時齊爾品已逝世一年,他的遺孀李獻敏正需要一位助手替他整理齊爾品生前數量龐大的音樂手稿,而我的音樂學教授與齊爾品生前舊識的布魯克博士(Dr. Barry Brook),鼓勵我為齊爾品整理作品的主題目錄(Thematic Catalog)。於是我就從齊爾品十幾歲的時代開始按照他的作品年代祑序做起主題編目的工作。沒想到我卻因此與被歷史淹埋了將近半世紀的「江文也」結了不解緣。一九八零年開始,我陸續寫了一些有關「江文也」的文章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也在我紐約的家中舉辦了一場全是江文也音樂作品的音樂會。當時萬萬沒想到「江文也」會成為我與曹永坤先生直接接觸的媒介!
一九八四年我第二次回國,到東吳大學音樂系任教。記得是在當年五月底返國後的一個禮拜吧,我打電話給許常惠老師想要跟他見面,他在電話中跟我說他正要去一個飯局,要我直接到餐廳一起用餐見面,也就是在那晚的餐桌上,見到了曹永坤先生,那晚同桌的還有河合鋼琴的董事長陳文聰先生。開始時他安安靜靜的坐著,對許老師與陳董之間的談話毫不答腔。談著談著,話題不知怎的轉到了「江文也」,這時原本靜默的曹先生開始說話了,他滔滔不絕的談了許多有關江文也的軼事,許多的「故事」都是我第一次聽到,而他對江文也在日本的事蹟所知之多實在令人乍舌!也因此我與他的話題就多了起來
此後,不僅經常在音樂會中見到他,也經常參加他出名的家庭音樂會,也因此認識了風度優雅的曹太太,與他們夫婦成了好朋友。「曹府音樂會」在台北音樂圈是非常出名的,不僅國內的音樂家在那裡演出,很多出名的外國音樂家也在那裡演出!每次參加「曹府音樂會」都是一個溫馨難忘的回憶,在那裡不僅有好音樂聽、主人的招待讓人賓至如歸、在那裡也常會見到許多久未見面的老朋友、當然也常會認識許多新朋友!除了府中的名牌鋼琴Steinway、Fazzioli及其他昂貴的樂器以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那難以數計,從客廳、書房、樓梯、直到廁所內都排滿了的新舊唱片了!
但是曹先生對音樂書籍的收藏也是驚人的,除了熱愛聽音樂以外,顯然也熱衷於閱讀。曹先生在音樂上的博學不是沒有原因的!記得有一次到他家,他忽然在書架上拿出一本書要送給我,他說:
「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好久了,一直沒讀,你在研究Tcherepnine,這本書對你比較有用!」
我接過來一看竟然是1962 年出版Willy Reich 撰寫的 “Alexandre Tcherepnine” 的法文版,這本書我有1970年的德文版,及稍後的英文版,這本1962年的法文版在1980年代就已很難找到!沒想到在台灣不怎麼出名的Tcherepnin,他的傳記曹先生竟然早就已擁有!而他慷慨的將這本書送給我,讓我心中十分感動!這本傳記一直放在我眼前的書架上。
與曹先生認識二十多年,也與他一起做過不少事,想起他就有許多的景象在我眼前重現!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對「江文也」音樂的熱誠以及對「江文也復興」的努力。一九八零年,韓國鐄、謝理法與我在紐約發表了一些有關江文也的文章與在紐約辦了一場「江文也作品音樂會」 ,使的這位傑出的音樂家重新被美國、台灣及中國大陸的華人音樂界所注目。也意外的竟帶出了被樂界稱之為「江文也復興」的運動!在那時由於台灣長達將近四十年的戒嚴以及大陸接二連三政治運動對江文也的長期打壓,使的當時有關江文也的資訊非常有限。回台灣以後,卻驚喜的發現曹先生對江文也在日本的歷史認識豐富,而且還與江文也日本的家屬相識!那時戒嚴的尺度雖然已經放寬,但還沒有正式解嚴;那時江文也的音樂雖然可以演出,卻不能全場演出他的作品。即使如此,許多有關江文也的活動都可以見到曹先生的參與。
一九九二年,「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計畫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江文也紀念音樂週」來紀念一九一零年出生在台北縣三芝鄉,一九八三年在北京逝世的「台灣才子江文也」。這個計畫包刮了在台北市與台北縣演出全場江文也作品的音樂會、舉辦江文也學術研討會、及出版「江文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江文也本人的文字、音樂手稿集。曹先生不僅參與籌備、在學術研討會中提供他對江文也的了解以及許多實質的協助。這個活動最讓各界最興奮的,莫過於江文也日本的遺孀由日本前來參與此次盛會!能請到日本遺孀來台的大功臣就是曹先生!之後,由華視製作的電視影片江文也傳記「白鷺的幻想」,如果沒有曹先生的居中牽線與協助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這次的「江文也紀念音樂週」之後,江文也日本的遺孀曾數次來台。在「曹府音樂會」中演奏江文也的作品時,江文也日本的遺孀也會出現!從一九八四年到二零零三年的「江文也逝世二十週年紀念」,每次在台北市舉行有關江文也的活動,幾乎都可以看到曹先生或實質協助、或參與活動!這些在在都顯示出曹先生對江文也的熱誠以及為江文也音樂復興所做出無私的奉獻!
抬起了頭,一眼又看到在書架上那本法文版的“Alexandre Tcherepnine”!帶著眼鏡永遠面帶微笑的神情的曹先生又出現在眼前,他手上拿了一本書說:
「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好久了,一直沒讀,你在研究Tcherepnine,這本書對你比較有用!」
想著想著,祇覺得眼睛越來越模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